2022-06-15
2022年6月1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北京市关于实施“三大工程”进一步支持和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为进一步支持和服务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梯次接续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格局,有力支撑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该政策文件公布了三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将面向高新技术企业实施三大工程:“筑基扩容”、“小升规”和“规升强”,分阶段助力企业发展。其中,“筑基扩容”是指每年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发展潜力的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小升规”是指每年支持一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和一定的规模经济效益;“规升强”是指推动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和经济贡献的高新技术企业。
(1)“筑基扩容”工程
“筑基扩容”工程将开展一下方面工作: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体系,遴选推荐符合条件的企业,建立培育清单,设立专项资金,做好政策培训和辅导服务。引导市场机构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培育,支持孵化器、孵化机构等加强专业孵化能力建设,促进在孵企业快速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对服务成效突出的机构给予资金支持。聚焦在京从事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关键材料等领域生产研发类规模以上企业,深入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试点。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精简流程、材料、时限,开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与服务模块,通过市大数据平台实现各部门涉企数据的共享使用,强化信息技术应用,做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程网办,提高认定评审效率。
(2)“小升规”工程
建立“小升规”重点企业支持服务体系,推荐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纳入“小升规”企业清单,主动为企业精准推送政策信息,做好辅导服务,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加大对“小升规”企业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对新纳入清单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同时,在人才、金融、市场、空间及用地等方面加大对企业的精准扶持力度。
(3)“规升强”工程
做好对“规升强”企业的跟踪服务,推荐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纳入“规升强”企业清单,将清单内的企业纳入本市财源建设重点企业范围和“服务包”工作机制,做好对企业经营的监测服务,落实好各项支持政策。支持“规升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牵头组建技术创新中心,支持企业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征集揭榜单位,解决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问题,整合产业链、创新链资源,开展产业关键技术创新。
第二,面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在支持技术创新、企业融资服务、企业人才服务、企业产品市场、企业的空间及用地服务等方面开展有针对性的举措,优化创新要素配置,着力为“小升规”、“规升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精准支持。
支持技术创新方面,落实好将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升规”、“规升强”企业率先落实国有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企业申请使用本市布局建设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区块链、车联网等领域重大基础设施及各类共性技术平台;支持与高校院所进行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将此纳入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相关政策支持范围,给予资金支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专利快速预审通道;实施“千人进千企”行动,遴选科研人员作为产业特派员,深入企业开展技术、产品、转化等服务工作,帮助企业解决难题。
企业融资服务方面,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针对企业的专项信贷产品,落实好科技创新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对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情况开展监测分析;鼓励各区对银行、担保机构因向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创新型信贷、担保产品而发生损失的给予风险补偿;完善企业与北京政府投资基金的对接机制,对“小升规”、“规升强”企业加大投资服务力度;引导基金共同参与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小升规”、“规升强”企业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开展并购重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登陆北京证券交易所等资本市场。
企业人才服务方面,加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重点产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探索人才“多点兼职”方式;为企业提供工作居住证办理服务;市区两级与企业建立住房供需对接机制,切实解决职工住房需求;畅通企业人才招聘渠道,为企业定向精准招聘人才,将企业的人才需求信息纳入人才选聘项目清单,面向全市猎头机构发布。
企业产品市场方面,将企业符合条件的创新产品(服务)纳入全市新技术新产品(服务)清单并定期更新;支持市属国有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开展专项对接;支持企业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向企业推送应用场景需求,遴选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应用场景建设。
企业的空间及用地服务方面,建立企业空间及用地需求清单、存量空间及土地信息台账,定期更新并向相关部门开放;为企业精准匹配和推送可用空间信息;通过弹性出让土地、先租后让、租买结合等方式,保障“小升规”、“规升强”企业的用地需求;“小升规”、“规升强”企业利用自有工业用地,提高容积率的,经核准,不再增收土地价款,符合条件的实行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零收费。
第三,通过加强工作组织实施、用好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评估督导、强化对于高企的全流程监管等举措,健全工作机制,确保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见到实效。
加强工作组织,定期调度,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部门、各区政府加强支持,建立“企业家服务日”机制,提升精准服务水平。用好信息技术,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网络服务平台”建设,嵌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与服务模块,加大对全市涉企政策的整合力度。强化评估督导,形成年度评估报告,报市政府,纳入各分园考核评价范围,宣传突出成效和典型经验,促进创新发展。加强监督管理,提高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质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厉打击企业、中介机构等的违法违规行为。
以上三大方面的措施,考虑到了企业从小到大各个发展阶段所需的主要服务,也回应了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多个层面的主要关切。相信,该政策的落地实施,将对众多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
责编:吕骥